石英砂過濾器是水處理系統(tǒng)中常用的預處理設備,運行過程中可能因操作不當、濾料老化或設備磨損等出現(xiàn)故障。
石英砂過濾器是水處理系統(tǒng)中常用的預處理設備,運行過程中可能因操作不當、濾料老化或設備磨損等出現(xiàn)故障。以下是常見故障的排查與解決方法:
一、出水水質不達標(濁度升高、懸浮物超標)
可能原因:
濾料層污染嚴重,截留的懸浮物過多,未及時反洗;
濾料粒徑選擇不當(過粗導致截留能力不足,過細導致阻力過大);
布水不均勻,局部濾料層失效;
濾料層厚度不足或出現(xiàn)斷層、架空(如墊層流失導致石英砂下沉)。
排查與解決:
檢查進出水壓力差,若超過設定值(通常 0.05-0.1MPa),立即進行反洗,必要時增加反洗頻率或延長反洗時間;
取樣檢測濾料粒徑,若不符合設計要求,更換匹配的石英砂(一般選用 0.5-1mm 或 1-2mm 級配濾料);
拆開過濾器檢查布水裝置(如布水帽、布水管)是否堵塞或破損,清理堵塞物或更換損壞部件;
補充濾料至設計厚度,若墊層流失,重新鋪設墊層(如級配礫石),防止濾料架空。
二、過濾阻力過大(進出水壓差驟增)
可能原因:
濾料層被油污、膠體或微生物黏泥堵塞;
反洗不徹底,濾料表面殘留雜質累積;
進水濁度過高,超出過濾器處理能力;
濾料板結(如長期未反洗或水質硬度過高)。
排查與解決:
加強反洗,可采用 “氣水聯(lián)合反洗”(先氣洗松動濾料,再水洗沖排雜質),必要時添加反洗助劑(如檸檬酸)溶解垢體;
檢測進水濁度,若超標需增設預處理(如沉淀池),降低進水負荷;
若濾料板結嚴重,取出濾料進行清洗或更換新濾料,同時優(yōu)化反洗周期(一般每日 1-2 次)。
三、反洗效果差(反洗后濾料仍污染嚴重)
可能原因:
反洗水量不足、水壓過低,無法沖散濾料層;
反洗時間過短,雜質未完全排出;
反洗裝置故障(如反洗水分布不均、排水閥堵塞);
濾料級配混亂(反洗強度過大導致濾料混層)。
排查與解決:
檢查反洗泵壓力和流量,確保反洗強度符合設計值(一般 8-15L/(m2?s)),必要時更換更大功率的反洗泵;
延長反洗時間至 5-10 分鐘(根據(jù)污染程度調整),觀察反洗排水直至清澈;
清理反洗排水閥雜物,檢查反洗布水器是否堵塞,確保反洗水均勻分布;
若濾料混層,停機后重新篩分、鋪設濾料,調整反洗強度至合適范圍(避免過大)。
四、過濾器漏水
可能原因:
罐體法蘭密封墊老化、破損或安裝錯位;
進出水管路閥門、接頭密封不嚴;
罐體因腐蝕或壓力過高出現(xiàn)裂縫(多見于碳鋼罐體)。
排查與解決:
拆卸法蘭,更換新的密封墊(選用耐水、耐溫的橡膠材質),確保安裝時均勻擰緊螺栓;
檢查閥門填料函和接頭密封,重新纏繞生料帶或更換密封件;
對碳鋼罐體進行防腐處理(如涂刷環(huán)氧樹脂),若裂縫嚴重,需更換罐體并控制運行壓力在設計范圍內(一般≤0.6MPa)。
五、濾料流失
可能原因:
反洗強度過大,導致濾料隨反洗水排出;
集水裝置損壞(如水帽破裂、縫隙過大),濾料從縫隙漏出;
濾料粒徑過小,不符合設計要求。
排查與解決:
降低反洗強度,通過調節(jié)反洗閥門控制流量,觀察反洗排水是否帶砂;
檢查集水帽或集水管,更換破損部件,確??p隙尺寸小于濾料粒徑;
更換粒徑合格的濾料,必要時增加墊層厚度,增強對濾料的支撐作用。
通過以上排查方法,可快速定位石英砂過濾器的故障原因并針對性解決。日常運行中,建議定期記錄進出水壓力、濁度等參數(shù),及時維護設備,延長濾料和設備的使用壽命。